为深化廉政教育,弘扬优良家风,6月6日,资产公司党委、纪委组织全资公司党支部书记、支部委员及党员代表,关键岗位人员赴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参观学习。
活动当日,党员干部们跟随讲解员的引领,踏入北京市廉政教育基地“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”。馆内藏品跨越岁月,从名人志士的肺腑之言到普通百姓的家长里短,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红色家书、抗战家书与廉政家书。这些泛黄纸页上的字句,不止是简单的家信,更承载着革命者灵魂的深度与时代的重量,映射出不同时期先辈们的高尚品质与廉洁操守。
赵一曼烈士写与幼子的绝笔“我最亲爱的孩子啊!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,就用实行来教育你”,既铁骨铮铮,又柔肠百转。左权将军给妻子刘志兰的家书写道:“念念、念念!愿在党的整顿之风下各自努力,力求进步吧!以进步来安慰自己,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”,流露出对亲人刻骨的思念与愧疚,又体现出革命者将个人命运、家庭幸福完全融入国家独立、人民解放的宏大事业中。
“恐怕今年我不能归家过年了,请你不要怀念与我”“我没钱寄回来养你老人家”——这是反“围剿”战争中光荣牺牲的红22军192团1连军需长朱锡绍给祖母的平安信。虽是“肥差”军需长,却在家书中直白自己“金钱困难”,无力供养祖母,叮嘱家人自力更生,体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道德情操和严格的自我要求。
1994年“七一”建党节到来之际,有着多年党龄的何显斌给女儿何金慧写了一封信。父亲在信中谈到,“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,总有一定的理想、信念、人生观。当前,人们的思想比较活跃,各种思潮、各种主义都在影响着你们。你如何在这些思潮、主义面前不迷失方向呢?我认为关键在于加强政治理论学习,提高把握自我、管理自我、尊重自我、战胜自我的能力,你说对吗?”。1997年2月,何金慧郑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。当时,何金慧在信中告诉父母,“入党申请书已经写了……以前我曾对父亲为什么不想继续升官,以及对弟弟种种坚决拒礼的行动想不通,但是现在知道就像爸爸说的那样,哪里能更好地工作、发挥作用就应在哪里。”
这封信里,女儿对人生和责任的思考也愈加成熟。“只要我们对工作、学习高度负责,对事业无限忠诚,自然而然就在勤奋的跋涉中找到了成功的快乐,而过程中的一切荣辱得失就不足挂齿……我们完全可以把自己的生命之火燃得更亮些,更旺些”。父女间通过书信往来传递着共产党员对信仰、对人生价值的深刻认识,是家风传承的生动写照。
此次活动,以家书为载体,以历史为课堂,让资产公司党员干部们在沉浸式学习中接受了一次廉政教育。那些被岁月珍藏的文字,不是简单的符号堆砌,它们是先辈用生命书写的信仰答卷,是父母子女血脉相连的情感纽带,更是一个民族刻在基因里的品格传承。党员干部们纷纷表示,将从家书中汲取精神养分,传承廉洁家风,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工作,永葆共产党员的清正廉洁本色。